1952年末,一所名为“唐大楼小学”,坐落于黄巷村唐大楼郢的一处祠堂里,这就是淝河小学的前身。当时的校园里学生不多,大多是附近家境较好的农户的孩子。孩子们跟随着老师诵读着课文,穿梭在祠堂中的几间教室里。
1988年,在政府关注下,学校迁移到淝河路385号,由“唐大楼小学”改名为“淝河小学”,校名因路而得名。学校占地面积达到23亩,拥有了12间教室和4间办公室,野草丛生的操场,红砖青瓦是当时所有学校的风貌。此时,学校有了来自教委分配的老师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在不断加大加强。虽然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孩子们有了广阔的活动空间。课下,孩子们撒开小腿,在杂草中飞奔,捉蚂蚱,追蝴蝶,编草辫……无忧无虑的学习着,游戏着。
2010年,乘国家“校安工程”之东风,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现占地面积15053平方米,建筑面积11353平方米,36个教学班规模的教学楼一栋和功能齐全的综合楼一栋。同年学校被包河区划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定点学校”,学校严格按照区政府和区教体局的办学精神无条件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现有学生1447人,开设30个教学班,在岗教师72人。教师学历全部合格,其中有30名本科学历的教师,包河区骨干教师三人。不久的将来,逐步实现淝河小学二期规划:占地48亩,48个班办学规模的蓝图。
现有30个班都有联网的班班通,音乐室、美术室、排练厅、计算机房2个、电子阅览室1个、实验室2个、广播站、大队部、校园电视台、综合实践室(小厨师)、科普室、心理咨询室、心理调节活动室、舞蹈室、象棋室、卫生室、档案室、大会议室、小接待室、360座带舞台的报告厅......学生们可以在功能齐全的教室里和老师一起探索学习,尽情地享受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惠利,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在合肥市绿色学校、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语言文字示范校等的荣誉下,淝河小学严格按照安徽省标准化建设的办学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围绕“让学生享受学校”的办学理念,秉承淝河“平淡之中见本色,实在做事谋特色”的学校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突出特色项目“健康·悦读”的开展,将经典阅读与河流传承文明,三国故里合肥,天天愉悦、处处和谐的淝河小学文化相结合,努力打造出具有一定品牌的“he”文化,实现生和悦、师和洽、校和美的勃勃和谐生机。
话说学校也可以上大众点评?对于我这种毕业快二十年的人来说,所谓的点评恐怕只是对学生时期的一种怀念吧。现在的合肥淝河小学较以往在基础设施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虽然还是日本老楼,也许学生们还需要定期给地板打蜡,还不能穿钉子鞋……不过学校两段的两扇大铁门很好的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从前不时有车直接从操场与教学楼之间的马路上穿过,极具危险性啊,感谢学校,我还能活到现在
以前係附近做地産..所以經常都會經過或者逗畱係合肥淝河小学附近..感覺學校唔算多秂..不過基本上都係講廣州話噶小朋友..囿一次係學校門口等客人..門口個老師以為硪想做壞嘢..馬上上嚟問硪係度等邊個..跟住硪俾佐張卡片距距就恏熱情咁講佐句唔恏意思..